炎炎夏日,東岳路街道紅色驛站不僅為居民撐起“遮陽傘”,還成為外賣騎手、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等戶外勞動者的“清涼補給站”。這些扎根街巷的紅色驛站敞開大門,冷氣常備、服務升級,讓清涼與關(guān)懷流淌轄區(qū)的每個角落。
走進驛站,涼風撲面而來,冰箱里備有西瓜、礦泉水,手機充電站一字排開,急救藥箱、微波爐等設施一應俱全?!耙郧爸荒茉跇涫a下躲一躲,如今能在驛站吹空調(diào)、喝水充電,真是太好了?!泵β盗艘簧衔绲耐赓u小哥小李擦了把汗,熟練地接滿一大杯水,高興地說。
圍繞紅色驛站的清涼空間,東岳路街道開展惠民活動。在夕陽紅廣場的納涼晚會上,居民可以觀看《武漢日夜》等電影;在湖濱驛站里,退休教師殷振清教孩子們練習書法……
驛站的服務從未止步于門檻之內(nèi)。和平社區(qū)的志愿者頂著烈日,將米面糧油送入獨居老人家中;薈萃社區(qū)的孩子們在驛站學完垃圾分類,轉(zhuǎn)身就拿起夾子走進社區(qū)撿拾垃圾;伍橋社區(qū)通過驛站暑期托管班、微信群、電子屏“三管齊下”,普及防溺水、防震等知識,筑牢安全屏障。(記者 殷珂 通訊員 王娟)